電話: | 86-021-34943801 | |
傳真: | 86-021-34943801 | |
網址: | www.xinkai06.com | |
郵箱: | sales@sups.com.cn | |
地址: | 上海市浦東新區秀浦路
|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接觸到的各類醫學檢查日益多樣。與此同時,檢查設備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也受到人們的關注。 例如常用的X射線醫學檢查和治療,有些人認為接觸了它們就會對人體造成損害,得不償失;還有些人認為使用X射線設備,會對周邊環境造成不良影響。事實真的如此嗎? “輻射”是什么? 輻射是一個物理學名詞,一般根據其能量的高低及電離物質的能力分為兩類,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 所謂“電離”是指生物體受到輻射時,某些組織會發生物理、化學變化,從而造成損害的過程。 非電離輻射能量較弱,沒有電離能力,例如手機、電腦、微波爐、通信基站等設備發出的電磁波,都屬于此種。 一般情況下接觸這些非電離輻射,相關科學研究中均未發現對人體有損害的證據。 而醫學檢查中用到的X射線,屬于具有電離能力、可能影響人類健康的電離輻射。 X射線幫了人類大忙 在生活中,X射線最常見的應用就是醫學檢查,例如X射線拍片和CT掃描,它們都是利用X射線的物理性質進行的。 X射線和陽光、無線電波一樣,是一種能量束,它波長短、能量大,具有穿透作用。因此,利用X射線拍攝,就能顯示人體內部的許多病變,為醫生提供非常有價值且準確的診斷信息,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特別是在X射線設備“CT”誕生后,大大改善了腦部疾病難以診斷的情況,挽救了無數的生命。 電離輻射對人體的影響 電離輻射所造成的損害分為:隨機性效應和非隨機性效應(一般稱為確定性效應)。 隨機性效應發生幾率很微小,除了少數特殊情況,一般日常生活、就醫過程中,不會發生這種效應。 與我們就醫相關的是非隨機效應,也就是確定性效應,確定性效應的嚴重程度與輻射劑量之間存在著對應關系。 確定性效應是一種有“閾值”的效應 輻射要對人體造成損害必須達到一定的劑量,這個劑量就叫做“閾值”。人受到的輻射,若在閾值劑量之下,視作不危害人體;若超過閾值越多,則危害的嚴重程度越高。 在醫學檢查中,X射線的使用都嚴格控制在安全的范圍內,遠遠小于之前提到的劑量閾值,因此不會對人體造成明顯損害。 如何衡量輻射劑量? 因為不同的生物組織對于輻射的敏感度不同,所以人體受到輻射后,不同部位的健康風險也不同。 科學家們為了明確描述這個情況,就引入了“effectiveradiationdose”即“有效輻射劑量”的概念,同時制定了一個單位millisievert(中文名毫西弗,簡寫為mSv)來衡量它。 有了“有效輻射劑量”的概念后,對于輻射風險就更好量化,從而更好地減少電離輻射對人體的傷害。 天然輻射無處不在 我們生活的自然環境中,輻射也是無處不在的,包括來到地球的宇宙射線和自然界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發出的射線,因而這些輻射就被稱為“天然背景輻射”,也叫“天然本底輻射”。根據相關機構的統計,一個正常人一年中接受到的“天然背景輻射”量大約為3mSv。 這個輻射劑量并不是固定的,根據自然條件不同(例如海拔高度,日照時間等),會略有差別,因此文中的衡量標準均取3mSv這個平均值。 了解了“天然背景輻射”之后,我們便可以簡單地量化各種醫學檢查的劑量了。例如: 拍一張胸片的劑量大約為0.1mSv,相當于人在10天內受到的“天然背景輻射”; 而給四肢拍一張X光片的劑量大約為0.001mSv,僅相當于人在3小時內受到的“天然背景輻射”。 由此可見,及時準確而且風險可控的輻射檢查,有利于患者疾病的診治,在這個過程中,利是遠大于弊的。 醫療輻射安全可控 根據X射線的物理性質,即穿透任何物質時強度會減弱,便可制定出一系列安全可靠的防護方案。 在輻射源與人體之間設置足夠的屏蔽物(屏蔽材料),便可阻擋輻射,確保人身安全,達到防護目的。因此屏蔽防護的要點是在射線與人體之間放置能有效吸收射線的屏蔽材料。 1.在公眾防護方面,阻擋X射線常用的屏蔽材料是鉛板、混凝土墻,或是含鋇水泥墻。 作為X射線設備使用方,需要做好這些防護措施,同時還要通過多個有關部門的驗收?,F在,我國對于醫療輻射的管理已相當安全,X射線設備使用時,對操作設備的醫師和周邊的環境一般也不會造成影響。 2.在受檢者防護方面,常采取的措施就是對非檢查部位進行屏蔽。 作為患者,在接受輻射檢查時,可以請放射技師給予適當的屏蔽防護,如穿戴鉛衣、鉛圍脖、鉛帽、鉛圍裙等,以避免敏感器官受到不必要的輻射。 善用X射線,醫療輻射遠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愿大家不再“談輻射色變”。